獲取最新、最全的公司、物流資訊!
全球疫情之下,跨境電商成為2020年外貿“黑馬”,增長迅猛。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20年,通過海關跨境電子商務管理平臺核發進出口商品清單24.5億件,同比增長63.3%。2020年被爆倉的海外倉從2021年第二季度開始出現調整,整體增速有所下降,讓跨境電商市場逐步恢復到疫情前的發展速度。不過,扎實的數據讓企業主依然看好跨境零售業務的發展。同時,中國的供應鏈優勢和政策支持也為他們提供了長期保障。
目前,內地跨境電商發展依然火熱。畢竟中國的供應鏈優勢非常強,跨境電商的模式提供了良好的客戶體驗。即便海外倉市場短期內出現波動,但長期來看不會有大方向調整。
這也使得作為跨境電商B2C出口供應鏈重要環節的海外倉迎來了全年的繁榮。“一個倉難找,開一個爆一個。”就美國電子商務市場而言,過去10年的滲透率(電子商務占零售總額的百分比)在短短幾個月內就完成了。
一方面,海外倉需求是網購需求的表現。此次火爆的主要原因是疫情后的政策措施限制了大量人群的線下消費,而這部分購買力直接轉移到了線上。第一財經報道,2020年,“宅經濟”部分品類消費過快,擠占海外倉企業的倉庫。與此同時,在海外疫苗普及的情況下,人們可以出行,“宅經濟”的人氣開始直線下降。跨境電商業務能否持續,取決于跨境賣家的營銷方式。
這背后的原因主要是,當跨境物流因疫情受阻時,出口貨物通過跨境物流運往海外倉庫,增加庫存備貨。在電商平臺完成銷售后,“最后一公里”的尾運派送成為比直郵更省時、更穩定的選擇。